MYBLOG

媒推推总后台管理系统

前几日,有人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:自媒体的图文跟视频在内容规划上是一致的吗?最终都会往直播发展吗?

我的回答是不一定,还要看时代的发展,随着电商直播的走红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在这条赛道中。作为一个创作者,找到用户所需要的,带来更多流量的内容,有了这样的需求,才能够支撑创作者走向直播的道路。

首先我们要明白,用户对于冗余无聊的内容肯定会开启屏蔽模式,而存在那些好物推荐、经验分享等用户的需求,则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传递给用户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互联网抓住了「短平快」时代用户阅览信息的习惯,但“急于求成”也只会附上网红体质。

对消费者而言,购货都会货比三家,网购亦是如此。那些行走在小红书、抖音、快手、微博等平台的用户,“种草”也已经变得越发理性了,甚至对大批量出现的品牌、博主产生的内容也保持怀疑的态度,被贴上了“营销”、“过渡宣传”等标签,破坏了人们对品牌的信任。

言归正传,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都是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上的。

从本质上来说,流行的种草也算是一种内容营销,只不过用户对内容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,于是我们在内容营销上就发现了这几点优势:

1. 内容驱动销量

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让用户与品牌之间建立成了一个良好的关系,而品牌是基于产品的一个卖点,需要用生活场景来实现产品与卖点的联系,从而让消费者记住品牌,品牌也可以通过内容来获取更多的流量。

目前,品牌营销也在逐渐发生改变,已经从内容产生互动变成了靠内容去驱动销量。比如直播带货,你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带货,也可以通过对产品的试用、讲解来推动产品,亦或是通过段子、漫画等形式输出卖点等等,以此实现品效合一。

2. 内容创造需求

为何现在的网红带货要比一般的人带货更容易出圈?

因为内容已经为它打好了品牌的认知,已经将个人的特点、气质融入到营销中,带来更直观的体验。

就好比喜茶,喜茶的用户群体定位在年轻人中,因为品牌在产品的包装设计、产品特点、文化属性等方面打造了品牌,所以喜茶是被人们所需要的吗?也并不是,只是因为实现产品输出,强化了品牌理念,让喜茶快速走向人们的生活中。

3. 内容拓展行业

抖音、微博、快手等社交媒体不仅拥有社交功能,用户还能获取产品信息、了解产品体验选择购买渠道,而且这种种草逐渐得到用户的认可。

凭借内容创造用户的需求,在社交媒体时代中就需要建立新的消费场景。从内容的角度来看,内容需要有意义、有温度,通过内容建立品牌,产生情感共鸣。

“种草”形式呈现了多样化,如:图文、直播、短视频等形式被用户接受,他们均属于新时代品牌内容输出的方式,其核心就是内容。

我们以直播为例,直播电商的本质就是卖货,有的网红带货很专业,会从身边的人开始种草,然后转向品牌方的反向招商,为用户挑选适合的产品,再输出产品测试的内容,聚焦不同人群,根据不同视角去传达产品的卖点,充分消除用户购买前的犹豫。

还有很多账号他们存在一个共性——好内容。在抖音、快手等视频APP上,好内容是非常重要的,好内容是贯穿直播的始终,好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直播间的曝光——点击率,还可以通过内容来拉升场观、停留与转化,好内容一定是具备长营销价值的。

与此同时,直播也是有内容筹划的,经常看直播的人都知道,在直播间时常会有与品牌方讨价还价的戏码、增加亲情、友情等桥段,还有一些加油团,低人气的时候上架一些福利品,人气比较高的时候,为用户谋福利。

如此精细化的内容运营是需要前期的规划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出内容真的很重要,从测试内容、设置场景、专业话术都是通过精心打磨的。

最后:

文案、视频都存在借鉴、抄袭等问题,直播亦是如此,有的直播会卖一样的产品、然后出现涨价,甚至出现过品牌直播间的机制、价格都是复刻的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都要打造成为“自主品牌”,用IP构成“平台化”,输出个人价值,有的致力于优化后端的内容、直播内容,从而提升流量的变现能力与效率。

可以预见,图文、短视频、直播并非是消费者的必需品,未来的主动权掌握在流量手中,流量则是通过供应链+内容+服务构成,也许后期流量会通过其他模式进行变化,但三者缺一不可,尤其是在内容发展上。

阅读 97
全部评论